时间:2022-09-30 18:33:29 | 浏览:3717
在南乐县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流经县境内的大运河南乐段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南乐儿女弘扬大运河文化、建设美丽家乡的期待和梦想。 大运河南乐段是指流经南乐县境内的卫河,由元村镇涨汪村入境,途径元村镇、梁村乡、寺庄乡,最后由寺庄乡大北张村入河北省大名境,全长21.5公里。 大运河历史沿革 大运河历史悠久,是一条见证中国漕运兴衰发展史的河流。大运河南乐段,汉称白沟,隋称永济渠,宋称御河,明称卫漕,清代因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地,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而名之曰“卫河”。卫河在明清时期都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掌管“济漕、灌溉”事务,并进行过多次疏浚。新中国成立以后,设立了卫河河务局。 清末民初,往来于卫河上的货船达千余只,排水量百吨以上的大船约有1/3,船工有3000多人。历史上,卫河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断航,总通航时间达1800余年。 大运河文化带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久远 南乐县大运河文化带现存文物遗址、遗产丰富。文物类别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码头、仓储等,主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史官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南乐文庙、宋耿落汉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千口抗日武装联防区旧址、濮阳市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佛善村支部旧址、中共直南特委第一支抗日武装四支队发源地旧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官遗址位于南乐县城西北18公里梁村乡史官村北,是一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的古代遗存。
漫步大运河文化带,我们惊叹于古渡口、古码头遗址群的巧夺天工。其中:石灰窑遗址位于卫河大桥西约150米处;渡口遗址位于卫河大桥西约80米处,为明清时期渡口;码头遗址位于卫河大桥东约80米处,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碑刻位于现卫河大桥东约330米处,碑文主要记载的是南五县剿匪司令兼南乐县县长带领民团剿匪的故事,为1929年众商民集资合立。 而位于卫河南岸的什固村北卫河岸边的杨树湾(后什固湾)遗址群,则是历代煤炭、粮食等物资集散地,沿岸共发现煤炭商号遗址13处,这些商号、煤站顺河一字排开,紧密相邻。另有杨仙庙(三棵大杨树)和码头遗址1处,渡口遗址1处。 故居遗址群是大运河文化带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特色。包括始建于清代早期的傅氏故居遗址群和开国少将铁瑛的故居。 此外,苏式粮仓建筑群也是大运河文化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亮点。苏式粮仓位于元村镇政府东100米处,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占地50余亩,现有7个粮仓。 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南乐县大运河文化带分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异彩纷呈、丰富多彩。主要包含传统戏剧、技艺、美术、民俗等,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10项、市级28项、县级132项。
目连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目连僧救母的故事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曲鼻祖。
西街龙舞始自明代传入,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舞中北方龙舞的一个缩影,在北方龙舞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原地带优秀民间文化的遗存。
元村豆腐干,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可追溯到清嘉庆(1796)年间,当地有民谚曰:“吃了元村豆腐干,延年益寿赛神仙。”此外,还有元村烧鸡、麻花、手工挂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得以顺利推进。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将南乐县列为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2020年11月,南乐县10余个项目纳入河南省文物局《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实施规划》。截至目前,南乐县主要推进了以下工作。
主要实施了投资13.5亿元的文庙历史街区建设工程、投资2亿元的史官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投资4.6亿元的马颊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投资6.18亿元的森林公园建设项目,以及南乐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唐槐公园建设工程、目连戏排演中心建设项目、濮阳市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佛善村支部纪念馆工程、大运河(卫河)故道区水生态修复治理综合工程、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养护提升项目等,打造了明清风格风情购物街、大运河戏曲文化小镇、大运河民俗文化展示馆等。 同时,还实施了一批元村古镇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包括投资1500万元的美丽乡村项目、投资5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投资800余万元的元村镇区主街道及两侧硬质铺装工程、投资20余万元的卫河古码头遗址保护工程。 培育了2个乡村旅游特色村。经多方努力和全方位宣传,元村镇元村村、梁村乡北张庄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0年河南省乡村旅特色村。
南乐县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丰富,是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大运河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要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与沿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讲好大运河故事,激发大运河保护传承活力,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南乐县社会影响力,推动南乐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来源:南乐网县委门户网站
攀枝花观察 彭莉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10月12日,迤沙拉幸福公社康养文旅小镇项目签约仪式在攀枝花会展中心举行,项目将由仁和区与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发公司携手打造,双方将建设田园式康养、文创旅游一体的幸福小镇。效果图。(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
剑门蜀道·女皇故里这里是广元它历史悠久,风光无限它生动鲜活,滋味丰富值得你慢下来,走进去仔细感受它的风采今天4条广元研学亲子游线路上线啦快来广元,用研学的方式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展现美吧漫步千年蜀道亲子游剑门关-昭化古城-曾家山这条研学线
“赏稽山鉴水,游千年古城”,2021首届绍兴市越城区文化旅游嘉年华于7月30日晚正式启动。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陈祖勇“赏稽山鉴水,游千年古城”,是7月30日举行的2021首届绍兴市越城区文化旅游嘉年华启动仪式上公布的越城文旅形象口号。“稽山鉴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丽水6月19日电(记者 范宇斌)19日,2021年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在浙江省丽水市举行,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推进革命老区“红绿融合”发展。在革命战争岁月里,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跌宕起伏、曲折艰难的革命斗争,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谨 通讯员 王腾 徐宗均2017年年初,咸安区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基层党建“整县推进、整乡提升”试点区,两年来,该区统筹谋划“一区一带一园一城”党建引领示范工程——写好基层党建新答卷非公企业党建——党员示范创收益8日,记
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穴子仓村窑洞民宿。孙猛 摄 春日里,三门峡沿黄生态廊道宛如一条飘带,串联起万千美景,也唤起更多美好希望。 滚滚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去年以来,三门峡市提出,以紧临黄河干流沿岸90个行政村为主,连线成片,建设
9月6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魏志峰调研仓颉路延伸工程及农机片区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副县长靳卫军、县政府办、住建局、市政园林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魏志峰实地查看了项目整体概况、拆迁进度、仓颉路西延建设等情况。魏志峰指出,要积极筹措资金
南 乐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仓颉圣人陵,大家僧一行。这是一方富有历史的沃土,这是一座孕育文明的古城。个人信息自述中文名:南乐英文名:Nan le 别名:昌乐家族首领:中国口头禅:抓啊类也,夜个黑喽,吃了没性格:热情豪爽,厚道耿直,脚踏实地
好消息!1月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我市进入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东部地区保定市、邯郸市、宿迁市、淮安市、温州市、台州市、淄博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
文玩葫芦又叫手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手中把玩,时间久了会变得十分润滑光亮,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同时也能按摩手上穴位,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葫芦谐音福禄,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甚众,为大儒名家推崇,爱之弥厚,经多年把玩摩挲,日久天长,